2023-10-11 瀏覽 : 191
風俗篇
游沙碌,慶中秋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伴隨著這些美好的詩句,我們迎來了今年的中秋節。
從我記事以來,每年的中秋節晚上吃過飯后,爸爸都會帶著我和姐姐,打著燈籠,出門去游園游沙碌。依稀還記得以前游沙碌,在半路上與小伙伴打鬧嬉戲,左手握著一大把嶄新的蠟燭,右手提著傳統的紙燈籠。在路上總是怕燈籠一不小心就打翻燒著了,即使相當小心也會有雙手空空回家的時候。
“凡事講究好意頭 ”,屬于中秋的儀式感當然也不能少。中秋來臨之前,家里的長輩都會提前給小孩子們精心挑選今年的燈籠。燈籠象征著吉祥,在中秋之夜表達人們心中“月圓人團圓”的美好愿望。改變的是潮流,不變的是傳承。每一年的燈籠總會與時俱進地推出些新奇的款式,或是近年大熱的動畫片人物。如今機械化生產的燈籠花樣繁多,酷炫的燈光、奇妙的音樂,對于小朋友來說吸睛度十足,但是在老人家眼里,最能代表中秋節的還是傳統的竹子作骨、蒙紙作衣的蠟燭燈籠。
今年我帶著女兒、媳婦一起去游沙碌,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不同的是今年我是大隊長,帶領大家在向西村大街小巷穿行。在出門前我們就點好蠟燭,小心翼翼地將燈籠整型好,掛在長長的竹條上,向著集市、商店出發咯!
“游魚游沙碌,添油添蠟燭。”在東莞有這樣的中秋習俗:每當中秋臨近,外婆就會給外孫送去一個燈籠仔,祝愿外孫學業進步、身體強壯,圖個好意頭。傍晚時分,小孩子提著外婆送的燈籠仔,三五成群地游到各家商鋪“添油”。
我家女兒敬敬特別喜歡電子燈籠,可以聽到狂野的舞曲,外婆喜歡給她準備兩個燈籠,一個是傳統的,另一個則是電子燈籠。有別于電子塑料的狂熱,在電子燈籠旁邊安靜掛著的是傳統燈籠。一年又一年,傳統燈籠依舊是我最美好的回憶。
游完之后,回到家里少不了就是在樓頂進行慶中秋賞月環節。在圓圓月亮的照耀下,坐在椅子上,一邊吃著月餅,一邊喝著飲料,是多么地輕松舒服。閑暇時和家里人說說往事,回憶以前的時光,再暢想未來。
長大了更多是一份責任,以前、中秋是爸爸媽媽帶我們過節的,現在的中秋是我們帶女兒過節。這是一份傳承,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相信我們的祖國會愈發強大,帶領全民族走向繁榮昌盛。
——生產技術部 梁鎮湘
故鄉的中秋
走過許多的路,去過很多的城市,賞過不同地方中秋的月,嘗過許多包裝華美的月餅,但每逢中秋,還是想念故鄉的老月餅,忘不了故鄉的中秋節。
小時候總盼望著過節,當屋前的桂花香濃,一簇簇開滿枝頭時,桔園里桔子躲在綠葉后,羞紅了臉時,家里堆滿了金燦燦的稻谷時,中秋節就快到了。在豐收的喜慶中,大人臉上洋溢著笑容,忙碌的準備中秋節的美食。
中秋節的清晨,村子里炊煙裊裊,家家戶戶都在殺雞鴨,買新鮮的魚和肉,熱火朝天的準備中秋團圓的飯菜。家里的老人也會顯得格外精神,拄著拐杖顫巍巍的在門前來回走動,渾濁的眼睛發出亮光,掃描著路上走過來的行人,想看清是不是遠嫁的女兒回娘家來過中秋節了。
我最喜歡中秋餐桌的美食:中藥材蒸雞,那大大的雞腿自然是美味;地方特色磨芋煮鴨子,那味道是絕對的鮮。可我最喜歡的還是五花米粉肉煮芋頭,芋頭煮在鍋里,上面蒸五花米粉肉,芋頭的香味滲入肉里,五花肉蒸出的油沁進芋頭里,香噴噴的五粉肉入口即化,鮮甜的芋頭入口爽滑,美味極了!一家人圍坐一起,歡聲笑語,幾碗芋頭下肚,把肚子撐得圓鼓鼓的。
當天邊的晚霞漸漸隱退,夜幕低垂時,小伙伴們早就迫不及待的聚在一起,蠢蠢欲動,只等天黑就動手——摸秋。摸秋是地方一種習俗,就是在中秋這晚上去“偷”地里的瓜果,人家也不會把你當“賊”,主人家不想損失太大,有時也會守在地里。
在皎潔的月光下,我們悄悄的摸近一片早就想啃的甘蔗林,甘蔗擠在一起,又粗又壯,有風拂過,甘蔗的枯葉隨風起舞,沙沙作響。咔嚓咔嚓,我們迅速掰斷幾根。此時,甘蔗林里傳來咳嗽的聲音,不好,有人看守,趕緊開溜。我們拖著甘蔗,在月光下奔跑,天空繁星點點。此刻我們就是魯迅筆下的“猹”,生怕有一個“閨土”舉著鋼叉向我們刺來。
找一個偏避的地方躲著,我們就開始啃甘蔗,甘蔗的清香與甘甜瞬間把剛才的恐懼驅走了,各自握著一節甘蔗,踏著月色,大步流星的邊走邊吃,各回各的家中。
家里坪前的桌上早擺好了老月餅,老月餅聞著香,吃著甜,淡黃的皮,嵌上密密的白芝麻,里面是細膩的蓉,餡里有東瓜糖、花生、桔子皮、芝麻、冰糖等。這些年走南闖北,吃過各式貴得咋舌的月餅,卻再也吃不出老月餅的味道。
那時候不懂什么賞月,一個光亮亮的球掛在天上,經常能看到,實在是看不出什么新鮮感,只對老人講的故事感興趣。據說只要在中秋節晚上看到了流星,對著流星許愿,你的愿望就會實現。我不停地尋找著從天而降的流星,直到月上中空,也沒有發現流星,便沐著白色的月光,趴在桌上數著星星,沉沉的進入夢鄉。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又是中秋,看皓月當空,星空明亮,想起了“明月何曾是兩鄉”這句詩,此刻雖身處異鄉,也不禁釋懷,我想,那寧靜的小山村此時也正月光流淌……
——倉庫 鄒曦
游玩篇
魅力金秋迎國慶
10月1日上午,我和兒子一起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參加了紫薇書院舉辦的一場獨特而有趣的活動。
活動開始前,大家一起先觀看閱兵和升旗儀式的視頻,小朋友們興奮的心情幾乎填滿了整個紫薇書院。他們早早地聚集在一起,等待著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的到來。
隨著悠揚的國歌響起,國旗緩緩升起。小朋友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國旗,心中充滿了敬意和自豪。他們深深地明白,這面五星紅旗代表著祖國的一切,它是無數英雄先烈的鮮血和汗水的結晶,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看著國旗在風中飄揚,小朋友們默默地發誓,要為祖國的繁榮和幸福而努力奮斗。
接下來是閱兵儀式,小朋友們屏住了呼吸,專注地觀看著,想要捕捉到每一個細節和精彩瞬間。士兵們整齊劃一的步伐,莊嚴而威武的儀仗隊,各種先進的裝備和武器,無一不展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實力和科技進步。小朋友們被這一場壯觀的閱兵儀式深深震撼,他們無比欽佩那些為國家保家衛國的軍人們。
看完視頻,紫薇書院的工作人員,為小朋友們發放了彩色的泡沫板。接過工作人員的彩色拼接泡沫板,大家耐心地開始拼接。在大手和小手的作用下,彩色泡沫板變成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天安門模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4周年華誕。
小朋友們用一片片瑣碎的泡沫板拼湊成天安門模型,自己動手,用創造力和想象力,將泡沫板拼接在一起。在他們的努力下,一個精致而完美的天安門模型在大家面前呈現出來,再用糖果色的泡沫板拼貼出五星紅旗,仿佛將祖國的驕傲和壯麗一同帶到了眼前。
小朋友們在拼接的過程中充滿了快樂和創造力。他們互相合作,鼓勵著彼此,只為了完成這個美麗的作品。當他們把最后一塊泡沫板拼接在一起時,他們歡呼雀躍,眼中充滿了自豪和喜悅。這個天安門模型既是他們對祖國的祝福,也是他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的慶賀。
這個活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手工制作,更表達了對國家深深的熱愛。兒子通過親身參與,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和輝煌,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和巨大成就。他為祖國的繁榮而感到自豪,更加深愛自己偉大祖國。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和小朋友們一起,用自己的方式向祖國表達了祝福和喜悅。他們的成長,讓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因為有這樣一群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小朋友們,在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中國的未來必將更加美好。
讓我們一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4年的華誕,衷心祝愿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愿我們的祖國永遠強大,愿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
——安慶石化服務中心 李洋
難忘旅行
中秋國慶普天同慶,我們非常的期待,因為我的寶貝9個月大了,這也是和寶貝過的第一個中秋國慶,我們決定帶著寶貝去廣州和他的姑姑一起過節。帶著寶貝外出游玩,我們都感到很興奮和期待,不僅可以讓他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世界的繁華,還能增進親子關系,更能讓我們度過一個快樂和難忘的旅行。
在出發前,我們精心準備了需要帶上的物品,寶寶的尿不濕、奶粉、嬰兒食品、衣服等等,將它們放進寬敞且輕便的背包中,還帶了寶寶喜歡的玩具,以確保寶貝在旅途中能夠開心快樂,出發前也仔細查看了行車路線,盡量不在路上塞車。
到了廣州,姑姑早早準備了豐盛的午餐,一大家子人其樂融融的坐在一起享受著美味的佳肴,姑姑家的小表哥跟寶貝分享了他的玩具,寶寶興奮地伸出小手,抓著哥哥分享的玩具,玩的不亦樂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可愛極了!
傍晚時分,我們去夜游珠江,廣州的夜景果真名不虛傳,江的兩邊都是高樓大廈,配上夜晚五彩繽紛的燈,不斷地變幻閃爍,非常的有節奏感,感覺自己就身處在一個超級的大舞臺。江的中間時而有游船經過,給本就超級美的景致又增加了幾分特色。第二天寶貝的姑姑、姑爺帶我們去廣州的4A級景區/正佳廣場,位于廣州繁華的天河區。今年國慶游玩的人非常的多,特別的熱鬧,我們在那里參觀了科技館,欣賞了科學家的蠟像,了解科學家的發明和介紹,深深感受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同時也感覺到科技的神奇,且與我們形影不離。我們還參觀了海洋世界館,那里有各色各樣的魚類,還有會發光的水母、海星、海馬等等……看得眼花繚亂,海底世界太奇妙了!最后觀看了海豚表演,海豚和表演的小姐姐配合得非常的默契,不禁感嘆人和動物可以心靈相通,也可以相處融洽。
寶貝雖然還小,對花花綠綠的世界卻充滿了好奇,看得是目不轉睛,玩得是不亦樂乎,非常的快樂!玩了一天,在回來的路上都累得睡著了。旅行的意義不僅是收獲沿途的風景,更是親朋好友的團聚、家人的陪伴,也許這就是幸福吧!
——倉庫 曹琴
家鄉的一座古城墻
我的家鄉壽縣有這么一座古城,名為壽春城。城內有一古城墻,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九百余年樂。它位于淮河南岸,八公山腳下,古城略呈方形,棋盤式布局。城墻周長7147米,高為9.7米。因戰爭而建,后為抗洪不斷加固,它不僅是中國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宋代古城墻,也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防體系。城內有一石刻,內容為四個大字—固若金湯。我從長輩那聽說過,由于地處江淮之間,家鄉一直受水災影響。我兒時的印象中,父母經常背著籮筐和鐵鍬成群結隊的挖河溝,年幼的我根本不理解。雖然每年都有一個時間段,水會淹到家里,但是總覺得好玩的很,可以拿著木桶當小船,拿著掃把當船槳,好不有趣。在我出生的前一年,1991年華東地區發生特大洪水,安徽省受災規模高達70%,江淮之間,更是苦不堪言。可就是在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卻有一座古城的狀況截然相反,這座古城內幾乎完好無損,城外的水位最高甚至已經達到24米的時候,被困50天,城里的居民卻跟沒事人一樣,該吃吃該喝喝,仿佛身處世外桃源。至此,固若金湯的壽縣古城墻不禁讓人感嘆老祖宗的智慧。回想2021年鄭州水災和今年的河北水災,人在自然面前何其脆弱。我為家鄉自豪,更為老祖宗能建成這么一座固若金湯的城墻而驕傲。
適逢中秋之夜,晚飯后,我開著車帶著一群娃娃們前往縣城,說著古城墻令人驕傲的事跡。再上古城墻,夜里的城墻燈火通明,河面上游玩的船只閃爍著金燦燦的光芒,十分好看。提著彩燈的孩童們嘻嘻笑笑、打打鬧鬧,一瞬間,仿佛穿越千年。和平時期,它不再需要作為軍事防御陣地抵擋刀箭,這份守護卻用另一種方式一直存在,講述更多故事。抬頭望月,玉盤似的月亮在烏云中忽隱忽現。河面倒映的古城墻,看著讓人的心安。即便回家之路既擁堵又漫長,依然擋不住歸鄉的熱情。遙望古城墻,那便是家鄉。
——上鐵二服務中心 戚習
又是一年團圓節
原計劃今年8天的假期不回家了,后來跟姐姐聊天,說有機會就回去唄!內心突然涌上一股熱血,感嘆每年回家也就兩三趟,過年、端午、國慶。今年趕上了中秋國慶一起過,想想在家應該會蠻熱鬧的。我喜歡人的熱鬧,也想念家里的爸爸媽媽、大姨小姨。每次回去前定要跟她們講一聲,讓她們提前高興著。同時,也很想念媽媽做的飯,長期在外,自己做的飯菜始終是沒有媽媽做的飯菜香,無論過多久那依然是帶有媽媽味道的飯菜香。
回想前幾年中秋,印象中都是短假期,沒有回去過。都說中秋節要吃月餅,這么多年,家里四個人好像只有我不愛吃。自從去年,我發現杭州有一款榨菜鮮肉月餅,嘗了一口很哇塞,從此記住了。今年回家也要帶給她們嘗一嘗,她們應該也會覺得很驚艷吧!
每次回家前還有一件趣事,一定要點一遍想要吃的飯菜,比如大包子、手搟面、炒饅頭等等,都是我的最愛,是每次回家前必跟媽媽叨叨的。每次像這樣的視頻都讓媽媽笑得合不攏嘴。還有弟弟,每次知道我要回家,前一兩周就開始高興得不得。,周末放假回到家必然要跟媽媽叨叨“姐姐要回家了,還有多少多少天……”當然,這都是聽媽媽說的,每次聽每次笑。想想這都是與家人們一起開心的時刻。
回到家后,往往是第一頓飯買了什么吃什么,第二頓就開始跟媽媽一起準備,提前約好想吃的菜了。我們邊聊天邊忙,感覺生活很愜意、很漫長、很幸福。有時候說著說著就笑了,笑著笑著就哭了,總是覺得時間不夠長,快樂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
接下來就好好期待回家的日子,規劃下重點行程。希望每個人都能快快樂樂過中秋,提前祝大家中秋快樂!
——武警廣州服務中心 肖春蕊
思念篇
遠方的父親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到了一年的中秋節,人們常說,父親是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也有人說,父親是家中的精神支柱,是全家的避風港。
在父親離開我的半年間,我無時無刻不再思念他。常常是飯茶不香,精神不佳。總感覺你還沒走,你的身影總在我的眼前徘徊,但我要面對現實。因為對你的思念,總想為你寫點什么。可一提筆,淚水總打濕我的眼眶。父親的離去,我才真正的體會到您對兒女的關愛和付出是天地可見的,但我對您感到慚愧和內疚。沒能讓你再多活幾年,坐上飛機去首都游玩,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我的父親一個煤礦的普通工人,小時候,父親常年在外面工作,只有等到過年才能回家。每次我都想盼望著早點過年,因為父親總是會給我買最愛吃的糖果,過年的前幾天,我都在村口的路邊巴巴地望父親回家。
還記得我剛到縣城上高中時,開學不久天氣就一下轉涼,天氣變冷,我沒有帶厚被子去學校,家里離學校很遠,不方便回家,晚上冷得睡不著,心里想著要是媽媽能給我送被子來就好了!第二天班主任說你父親找你,我很驚訝,在我的印象里,讀書上學這類事情都是媽媽在忙前忙后。我跑去外面,看著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說道:“爸爸,怎么來了,你不是在外面工作嗎?”,父親說道“你爺爺病了,我昨晚請假回來的。剛好天氣轉涼,就給你送被子過來。在學校還習慣吧!東西你拿著,我回去了,還要去陪你爺爺。”我接過父親的被子,這時我才發現,父親雙手都長滿了層層老繭,父親的兩鬢已有很多白發,泛黃的臉旁邊一雙布滿血絲的眼睛,充滿慈愛的眼光望著我,那一刻心里感慨萬千,父親真的老了。
如今父親已矣,借秋月祭恩,親泡一杯香茗,把盞寄哀思,魂牽父親恩。雖然時間不能駐足,不能倒流,但那一份父愛一直留在我心思、腦海里,激勵著我在工作中奮進、生活中拼搏。
中秋到了,月是完美的,因為她牽引著數代人的完美遐想;月是甜蜜的,因為她讓孩子們吃到了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餅;月是可愛的,因為她總是在中秋夜里展示自己最可愛的一面;月是無瑕的,因為她讓異地他鄉的人有了慰藉,能讓無憂無慮的人們對那些“斷腸人”產生憐憫。中秋節到了,在這個團圓之夜,我祝愿世上所有的家庭都能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總裁辦 張志耀
思考篇
00后在海洋王的感受
10月2號的凌晨1點半,我坐上了離開東莞的火車,再有7小時我就要回到長沙——那個我待了四年的城市。恍惚之間,距離第一次來東莞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個月。112天之前,我來到了海洋王,30天之前,我正式結束了實習期,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海洋王人。
時間過得很快,我甚至都沒意識到,原來自己已經失去“學生”這一身份四個月之久了。現在的我依舊還在懷念我的大學時光,那里有太多的朋友值得我去想念,也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去回憶,但“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漸漸的,我也要進入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現在回想起來,今年上半年的自己好似一艘小木筏,離開大學這塊廣袤的陸地,去找尋自己的下一站。我始終堅定自己的方向,一直在茫茫大海中尋找。雖說過程跌宕起伏,但好在最后成功地將“木筏”停靠在這個名叫“海洋王”的港口,漸漸地開始了漫漫人生路的第一站!
來到海洋王的第一個月,我記得它的燈光是溫暖的!還記得剛進采購部時,我的第一反應是驚訝。整個部門的同事比我想象多,還看見了比我年長許多的同事,一下就讓我這個00后的新同事變得新了起來!受自身性格和經歷的影響,即使我是00后,也沒有多畏懼職場。相反,我更多的是好奇,好奇身邊的每一個同事,想了解他們每一個人。我的輔導員是湖南人,算是我的老鄉,第一眼就覺得格外親切。而我的搭檔是個來自甘肅的姐姐。我特愛和不同地域的人打交道,在“新手保護期”內,他們一直在教我學習,教我經驗,教我成長。說是教,其實更像是朋友間的經驗分享,因為他倆總是會在教我之前先說“我一般的做法是…”,并且都會很有默契地在結尾加同一句話:這只是我的方法,你看哪里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后面我慢慢地也接觸到了其他的同事,也開始和其他部門打交道,發現原來這種默契是大家共有的。直到后面,我第一次參加了海洋王的演講比賽,進一步感受到了海洋王企業文化所帶來的影響。直到現在,每天我都能聽到了各種不同聲音說的“謝謝”,即使我做的是份內工作也能聽到來自同事的一聲“謝謝”。沒想到,海洋王的燈光會這么溫暖。
來到海洋王的第二個月,我記得它的燈光是進步的!起初我對于自己的職業規劃就是先進入采購行業,因為自己的種種經歷,比較喜歡自己的專業,想在這個行業持續發展下去。機緣巧合之下,我在海洋王邁出了我職業生涯的第一步。起初,我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學習公司的制度與文化,然后熟悉各種軟件的操作和各種辦公流程。那段時間基本上每天都在電腦上工作,慢慢的我覺得這樣有些乏味。直到我第一次進入倉庫和產線,第一次去解決一件質量問題時,我感覺我又充滿了動力。在現場解決一個質量問題,能讓我更快地熟悉這個物料,了解這款產品,更好地融入這個行業。當然,我并不希望解決質量問題,只要我們按要求去嚴格的把控質量,就不會出現質量問題。漸漸地我找到了自己每天的動力源泉,那就是始終對每個部門,每件小事充滿了好奇,多了解,在不斷的工作學習中去獲得進步。以至于每當同事需要去其他部門解決問題時,我都會主動要求帶上我,這也是我覺得能更快提高自己工作能力和加強對整個行業認知的方法。
來到海洋王的第三個月,我記得它的燈光是幸福的!能在一份工作中去不斷學習,不斷豐富自己,并且在工作之余能和同事們“以球會友”。豐富個人生活同時,還能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也便于更快地融入新環境和有利于后續工作的開展。正如我前文中提到的,我似乎忘記了自己已經離開學校數月,好像依舊還處于自己最熟悉的校園。只不過是將學習換成了工作,將同學換成是同事,我還是每天充滿熱情地去充實自己,閑暇時間和球友們一起打球,一切都好像不曾改變過。當然,在新員工培訓會上,我也結交了許多和我同樣是今年畢業的新朋友們,我們除了分享自己大學的種種經歷外,還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點點滴滴。有這群新老朋友們的陪伴,自己也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更好地融入。
經過了這四個月,對我而言,要感謝海洋王,讓我目前對工作充滿干勁、對職業充滿熱情、對生活充滿希望、對未來充滿期待!
——物料采購部 陳進
秋抒
天邊一輪圓月
初秋夜風涼些
聽,是秋蟬悲鳴
也是舉國歡騰
回首多事之秋
捂口遮鼻憶心頭
恰似流年一幕幕
已是而立天當頭
也煩亂,也哀愁
月有嫦娥獨占賞
落葉伴孤兩茫茫
苦練千萬卷成傷
總有他日成鳳王
——鄂爾多斯煤炭服務中心 張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