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5 瀏覽 : 430
“像蘇東坡這樣富有創造力,這樣守正不阿,這樣放任不羈,這樣令人萬分傾倒而又望塵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擺在書架上,就令人覺得有了豐富的精神食糧。現在我能專心致志寫他這本傳記,自然是一大樂事,此外還需要什么別的理由嗎?”這是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前序里的原話。
作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林語堂先生非常直白地向我們表達了他對蘇東坡的仰慕之情。如是乎,總裁辦于8月10日下午舉辦了《蘇東坡傳》讀書交流會。交流會上,總裁辦全體同事一起對這位極具才情的高士——蘇東坡進行探索,以學習其豁達、堅忍、奉獻的優秀品質。
首先,從本書的背景出發,林語堂先生著此書時,細心引用來源可證之資料,盡量真實地呈現蘇東坡的人生歷程。按時間順序,從青年、壯年、成熟、以及被迫害流放等四個階段,完整地闡述了蘇東坡的政途和私人生活見聞。此外,本書中一條顯而易見的主線是“王安石變法”,林語堂先生認為,蘇東坡與變法的沖突決定了他一生的經歷。這并不難理解,畢竟書中詳細記錄了蘇東坡后半生顛沛流離的流放生涯。值得一提的是,許是蘇東坡對抗政敵的手段太過直白溫和,且不屑于為自己辯白,才導致政敵能輕易指控其罪責。當然,蘇東坡那直白溫和的對抗政敵手段便是文人擅長的以筆下詩詞文章來抨擊社會現狀,這在當時的宋朝也引起了大量的文字獄事件。以上是大家對主人公背景及書籍內容的探討。
在讀書會的詩詞分享環節,由總裁辦各二級部門同事代表各自分享喜愛的蘇東坡詩詞。環境美化部的同事分享了《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行政部的同事分享了《題西林壁》,通過該詩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知識產權部的同事分享了《惠州一絕·食荔枝》,體現了對事物執著的態度;法務部的同事分享了《望江南·超然臺作》,傳達了豁達超脫的襟懷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人生態度。
隨后的知識問答環節,則是全面考驗了大家的文學功底,諸如某詩詞句作者、某外號所指代的文人、某歷史事件的起因等知識點,都得到了全體同事的踴躍回答。在飛花令環節,以“風”“雨”“人”為關鍵詞,作答需包含以上關鍵詞,各位同事亦是爭相競答,盡顯才情,將本次活動氣氛拉至高點。
作為交流會的收尾環節,全體參與交流會的同事依次分享了自己閱讀《蘇東坡傳》的所感所悟,與大家共同交流這位高士的優秀品質,并結合日常實際工作進行共勉,可謂收獲頗豐。
通過本次讀書交流會,總裁辦全體同事翻開了蘇東坡的人生篇章,嘗試著去探索其所言所行之深刻內涵,并以其豁達、堅忍、奉獻之品性自省。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更應該學習、踐行這些高士精神,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